陕西装备制造业,已经站在新跨越的起点上。
数字显示:2007年陕西装备制造业产值达13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以上。装备制造业已成为陕西的支柱产业。数字不断跃升的背后,彰显出陕西用“中国装备”支撑“中国制造”的能力和自信:在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装备制造业攻关的16个重大项目中,陕西占了8个,其中6项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走进陕西,我们感受到这里装备制造业“日出江花红胜火”般的盛景:航空航天产业“如火如荼”顺利开展;重型汽车整车配套体系日见“羽翼丰满”;数控机床面向高端、面向世界……
深入采访,我们分明触摸到了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的深层律动————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这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陕西这个老装备工业省份来说,也面临良好的机遇。”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高兴地说。
航空航天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陕西是全国军工力量强省,规模大,行业优势明显。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横跨航天、航空、电子、兵器、船舶、核工业六大行业和众多学科、厂、所、院、校相配套的国防科研、试验、生产体系。其科研开发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在全国也名列前茅,技术装备和科研条件都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
但陕西又被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所困扰,如何发挥军工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壮大,成为陕西省委、省政府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陕西依托航空优势,在国防科工委和科技部的支持下,建设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这不仅是我国惟一的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还是我国航空产业国际合作和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自2005年3月成立以来,这里已累计注册航空企业103家,引进外资1361万美元,内资8.7亿元,初步形成集航空产业研发、人才培养、装备生产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转包生产、航空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不仅壮大了航空航天产业,还带动了陕西特种材料、仪器仪表、机械加工、电子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近日,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向美国波音公司成功交付了第1000架波音737新一代垂直尾翼,成为波音公司最大的国际供应商之一。这主要得益于陕西近几年来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品和军民两用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通过改制、改组、合资、合作等方式,推进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组建专业化的民品生产企业,做强做大高技术民品产业。
“大力发展军工民用产业,实现军工与地方经济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是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的根本要求。军转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陕西省委国防工委书记吴新成说。
在这种大背景下,陕西航空人既把大型飞机作为长期战略,又立足当前,依靠国企牵头,通过体制创新,吸收民企积极参与。同时还加快国企体制改革,培育集成能力强、掌握关键技术和具有市场主导作用的龙头企业。尽快打开并拓宽民企进入航空制造业的道路,不断壮大民用航空产业力量。航空制造是大产业,一架波音B747飞机有120多万个零部件,需要全球数千家企业提供配套,而我国航空制造企业还不足100家,这就需要大量优质民营企业进入。
目前,陕西已形成军用飞机制造业、民用飞机产业和航空运输与服务业三大航空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