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京埃斯顿的总经理吴波来说,眼下公司正处在一个非常紧要的关口:“国产伺服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突破进口垄断格局的机遇已经形成,但我们的品牌号召力仍须迅速提升。”作为国内自主研发能力最强和规模最大的交流伺服系统生产企业之一,埃斯顿已经引起了跨国品牌的广泛注意。不久前,在北京的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埃斯顿研发的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统一度被认为是进口品牌的大作。国产伺服企业开始引人注目,不独埃斯顿,和利时、深圳步进、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等企业的竞争力都迫使洋品牌在伺服营销手段、定价策略上作出了不少调整。
洋品牌垄断伺服市场
“我们比进口伺服晚了30年!”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的一位专家言辞激烈。正因为技术的落后,国内伺服市场长期为日系和欧美企业牢牢占据,近年随着台达、东元等台湾品牌的进入和国产伺服的成长,市场略有松动,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行业的话语权依旧为洋品牌把控,尤其是处于行业中高端的通用伺服系统更是进口产品的天下。松下、三菱、三洋、安川、西门子、ABB、伦茨等跨国巨头们在中国这个细分领域的广袤市场风生水起。
交流伺服系统对运动控制精度、性能、功能、稳定性的要求都非常高。这也是洋品牌能快速占领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国产伺服在竞争初期,普遍表现为中国特色的低价竞争,在性能和功能上的提升却乏善可陈,客观上给越来越挑剔的用户造成了质次价低的印象。据了解,眼下不少国外伺服品牌甚至还被部分企业点名使用。除去配套企业的使用习惯,国产伺服整体品牌形象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
中国企业的价值
埃斯顿伺服近来被多家基金和投资公司纷纷关注,在诸多本土伺服企业中具有典型性。这家在锻压机床自动控制市场长期占据龙头位置的本土公司,在本世纪初决定正式介入伺服市场时冒的风险其实并不小。而毕业于东南大学机械系的吴波,决策和见证了埃斯顿在伺服领域从无到有,如今厚积薄发,不断挤压洋品牌份额的成长历程。经过多年积累,埃斯顿的伺服产品系列刚一进入市场,就显示了很强的竞争力,其定价只有进口产品的1/2左右。“而且在精度、功能、质量等方面奋起直追进口产品。”作为公司产品总架构师的吴波介绍说。
凭借性价比的优势,埃斯顿从2006年开始保持快速发展,2007年业绩增长约70%,超过行业30%的平均水平。从2007年开始,埃斯顿还开始研发附加值更高、对技术要求也更高的中高端伺服产品,大功率伺服产品和用于重载装备主传动的专用交流伺服系统。“这几年,我们在技术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吴波说。“前不久在北京的一个机床机械展会上,我看到本土企业在很多领域都能与国际品牌一较高下了。”某进口品牌伺服营运负责人感慨道。
本土企业的出路
业内人士认为,因为本土伺服企业的崛起,进口伺服的价格不断被压低。国家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扶持也给了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的机遇。贴近式服务,则使国产伺服在性价比外更多了灵活的服务优势。虽然瞄准通用伺服,但不排除以个性化谋求更大的增值,埃斯顿等国产伺服的价值就是这样被点滴深挖出来的。
不过,尽管这几年本土企业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与本土制造企业类似,也存在着规模小、创新能力弱等诸多问题。绝大多数只能集中在低端市场血拼。“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应该不超过20家。”一位正在寻找投资对象的PE总监称。即便立志“做国产最好的伺服”并渐成国内伺服风向标的埃斯顿,其总经理吴波依然心存担忧:“我们要突破的瓶颈,依然在高端伺服的核心技术领域。”正因为如此,埃斯顿在研发投入上不计成本,其开发和测试设备均是耗资数百万元购入的国际顶级仪器,国内具备这种顶级开发和测试平台的交流伺服系统厂家中独埃斯顿一家。
在吴波看来,与跨国公司相比,技术的差距,本质上是人才的差距。谋其远,关键还是吸引人才。只有人才,才能实现伺服产品种类多元化、技术高精化的战略。“公司为伺服产品开发设立了三个研发中心,研发规模在业内首屈一指,但领军人物仍不算多——人才是决定公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按照吴波的构想,埃斯顿的研发人员比例需要由目前的20%升至30%~40%。
一位曾投过江西赛维LDK的投资界资深人士认为,眼下在中国做伺服,虽然还很辛苦,但价值已经开始凸显,精耕细作,寻求合作和上市的溢价必然会越来越放大。面对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战略机会,埃斯顿却好像没有太多的关注,“肯定要走资本市场这条路,但怎么走,还是等我们自身的价值放大到相当的程度。”
吴波笃定从容的背后,其实是国产伺服蓬勃发展的底气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