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关键词:156项工程
中国工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
1952年8月,周恩来率领陈云、李富春及政务院各部委领导人参加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就“一五”计划中有关苏联的援建项目举行谈判。有关的基本原则确定后,周总理和陈云先期回国,李富春等留在莫斯科继续谈判。直到次年5月,李富春和米高扬才签署了两国政府有关协议。
以后,双方经多次商谈共确定174个项目。后经反复调整,有的项目取消,有的项目合并,有的项目推迟,最后确定为154项,因为计划公布156项在先,所以仍称为“156项工程”。
在154个项目中,有第二汽车制造厂、第二拖拉机制造厂因厂址未定,山西潞安一号立井、山西大同白土窑立井因地质问题未建,总共4个项目未建,最后实际正式实施的项目为150个。“一五”时期开工147个项目。其中,煤炭25项、石油2项、电力25项、钢铁7项、有色11项、化工7项、机械24项、轻工1项、医药2项、军工43项。“二五”时期开工3个项目。其中,有色2项、军工1项。
1953~1957年,新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中国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工业发展60年历史上第一个取得了重要成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苏联对156项工程给予经济和技术援助。以156项工程为核心,以900多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在新中国的大地上史无前例地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
156项工程的实施,建成了一批大型重点企业,这些企业包括鞍钢、武钢、包钢、长春一汽、沈阳第一机床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武汉重型机床厂、洛阳拖拉机厂、哈尔滨电机厂、西安高压开关厂、西安电力电容器厂、沈阳电缆厂、兰州石油机械厂……这些企业在很长时期内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骨干。
156项工程的实施,初步形成以沈阳、鞍山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等八大工业区格局,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基础,涌现出一批拥有特色产业的新型工业城市。
156项工程的实施,标志着区别于其他国家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模式,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战略,在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重点建设,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
156项工程之一鞍钢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骨干企业之一。图为上世纪70年代的鞍钢。
第二大关键词:三线建设
中国工业从20世纪70年代初,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在毛泽东发出“备战备荒为人民”指示的背景下,1964~1978年,中国进行了长达15年、横跨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这是中国工业发展60年历史上,第二个取得了重要成就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继续选择并强化了“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战略,上马了一大批大型工业项目,先后建成2000个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形成了45个大型生产科研基地和3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交通、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工业为基础,机械、电子、化工为先导,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
这些大型生产科研基地和大型工业项目主要包括:攀枝花、酒泉、金川等钢铁、有色金属基地,酒泉、西昌航天卫星发射中心,葛洲坝、刘家峡等水电站,六盘水、渭北煤炭基地,长城、水城等大型钢厂,贵州、汉中航空基地,川西核工业基地,长江中上游造船基地,四川、江汉、长庆、中原等油气田,重庆、豫西、鄂西、湘西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中国第二汽车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炉厂制造基地等。
无论是在时间跨度上,还是在建设规模上,三线建设都超过了“一五”期间实施的156项工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是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开展的,广大三线建设者充分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汽车工业为例,三线建设最大的项目是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实际上,国家在建设一汽的时候就有继续建设更多汽车厂的规划,第二汽车制造厂曾经列入了156项工程,当时之所以没有实施,是因为厂址未定。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二汽的建设于1965年列入“三五”计划。建设二汽的方式和一汽不同:一汽靠的是苏联的援建,二汽靠的是全国的包建。仅一汽,当时就大约有1.7万人“打起背包就出发”,调到了二汽。所以现在谈到三线建设,很多人都记得这样两句话,一句是“全国一盘棋”,另一句是“献了青春献子孙”。
大规模三线建设的结果,是中西部工业大开发的格局初具规模,其意义十分重大。例如,“一五”期间实施的156项工程,重点建设了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和哈尔滨电机厂,三线建设则重点建设了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和东方锅炉厂,这就为中国工业的三大动力形成鼎足之势奠定了基础,改善了布局。
1969年10月,来自全国30多家单位的建设者及2.5万多民工,汇集在四川十堰周围数十公里的工地上,拉开了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序幕。图为第二汽车制造厂制造的一批汽车准备发运。
第三大关键词:发展轻纺工业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从中国国情出发,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
由于缺乏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中国工业曾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重工业重,轻工业轻”的结构性缺陷,绝大部分轻工业品供不应求,以至于在很长的时间里,凭票供应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这种状况,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决定从根本上扭转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现象,优先发展轻纺工业。1980年1月8日,国家首次决定对轻纺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原则,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的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新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发出通告,即日起全国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对棉布、絮棉敞开供应。1984年不发布票和絮棉票。1986年4月12日“七五”计划发布,指出5年间,纺织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最终产品增长1~3倍。
由于注重市场需求导向,轻纺工业的优先发展很快就被激活了,消费品市场日趋丰富。1986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首次超过石油。1994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到355.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13.2%,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纺织工业已成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2007年中国纺织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大幅提高到0.8。中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和服装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轻工产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成为许多轻工产品的国际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2008年出口总额3092亿美元,占全国21.7%。轻工业增加值26235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0.3%,占GDP的8.7%。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家具、日用陶瓷、灯具、鞋、钢琴等10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家电、皮革、家具、羽绒制品、陶瓷、自行车等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