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产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具的任务,其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没有强大的机械工业,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
经过六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机械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不仅铸就了当今机械工业自身的雄厚实力,更为我国60年来工业化的进程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全面回顾60年来中国机械工业走过的光辉历程,追寻60年来的发展变化和所取得的成就。
从基础薄弱到现代机械工业体系的跨越
60年前的建国初期,我国机械工业一穷二白,百业待兴,许多工业产品不能自己生产,完全依赖进口。旧中国的机械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从1846年清朝政府开办安庆内军械所算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余年时间,只有沿海沿江少数城市有一些机械修造厂,制造少量简易产品。
在建国之初的薄弱基础上,经过60年的努力,我国的机械工业从小到大,从修配到制造,从制造一般机械产品到高、精、尖产品;从制造单机到制造先进大型成套设备,已逐步建立成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较大规模,技术水平和成套水平不断提高的工业体系,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机械装备,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彰显。据介绍,目前,国产机械装备的自给率已超过80%。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机械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07万亿元,为1949年的1.6万倍,为1978年的80多倍;建国以来的60年平均年增长17.86%,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平均年增15.91%,均高于同期全国工业的增长速度。机械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从“一五”计划开始时不到5%,至2008年达到了18.28%。
同样令人欣喜的是,中国机械工业在世界机械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按产品销售额比较,建国之初,中国在世界机械产品销售总额中所占微不足道,到1985年已达3%左右,1990年上升至4%左右,2008年迅速提高到15%左右。在国际机械工业中的位次,由建国初期的20位以后,文化大革命前的第9位,1998年次于美、日、德、法而居第5位,至2008年已提升至第2位,仅次于日本。
许多重要产品,在解放初期产量很少或者不能生产,2008年已有很多机械产品位居世界前列。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重要产品有大中型拖拉机、内燃机、混凝土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数码照相机、复印机、金属加工机床(按量计)、数控机床(按量计)、发电设备、变压器和摩托车等。居第二位的有汽车和其中的轿车;居第三位的有金属加工机床(按销售额计)和轴承等。
中国机械工业60年的建设成绩斐然,在这60年奠定的坚实基础上,我国机械工业目前已初步具备了由世界机械大国向机械强国冲刺的基础和条件,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
2009年3月,国务院先后正式下发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针对现阶段任务提出新要求,《规划》明确了今后几年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重点,突出了结构性调整和自主创新的指导思想。
由机械大国转变为机械强国,这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机械工业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并不讳言还有差距,但决不停止追赶与超越的步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机械工业将在挑战中向着现代化的目标勇猛前行。
中国装备 装备中国
建国60年来,机械工业的发展之路,是伴随着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之路,其间,诸多重大装备国产化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在1970年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装备不少依靠进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产装备自给率现已提高到80%以上。
农业机械
1949年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基本上是空白,只能生产一些简易的老式农机具。中国的农业机械工业是从增补和维修旧式农机具开始起步的,到1957年已能生产犁、耙、播及谷物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化农具。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农机工业有了较快发展,1959年建成了第一拖拉机厂及一批大中型企业,开发了大批新产品,如东方红系列履带式拖拉机,铁牛系列轮式拖拉机、3~12马力(2.2~8.8千瓦)手扶拖拉机、东风牌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等,到1978年底,共拥有大中型拖拉机厂65个、小型拖拉机厂143个,农机产品2100多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根据农村新的需求,相应调整农业机械的产品结构,先后发展过农用运输车、小型农业机械及多种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农机产品。目前,中国农机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培育出一拖集团、时风集团、福田雷沃重工等多家超百亿元的大型农机制造企业集团,形成了具有产业集群效应的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和河北等农机生产大省。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开发和技术改造,开发了一大批高科技含量的农机具,几年前还依靠进口的120~180马力轮式拖拉机已大批量生产并已出口,一拖东方红2884(288马力)和福田雷沃2854(285马力)、3004(300马力)等大功率拖拉机面世,大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技术获得突破,延吉春苗插秧机走向成熟等,为加速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发挥重要作用。
电力设备
火电设备方面,我国于195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0.6万千瓦中压火电机组,1978年前,主力机组是高压10万千瓦、12.5万千瓦、20万千瓦机组,国产20万千瓦机组还在完善中,亚临界参数30万千瓦机组技术还未过关,总体大致相当国外50年代水平。1981年引进美国亚临界参数30万千瓦、60万千瓦机组制造技术,考核机组先后于1987年、1989年投产,标志着我国燃煤火电机组制造技术有一个大的提升,也为之后开发更高水平机组打下了基础。如今七、八十年代电力工业主力机组10万千瓦、12.5万千瓦,甚至20万千瓦机组已是淘汰对象,60万千瓦、百万千瓦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正在成为中国电力工业新一代主力机组。
水电设备方面,建国初期生产了中国第一台800千瓦小型机组,以后陆续发展了新安江7.25万千瓦机组、刘家峡22.5万千瓦机组。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发展了一批水平较高的大型机组,1979年研制成功转轮直径达11.3米的葛洲坝机组,达到世界轴流式机组先进水平,1991年研制成功转轮直径8.5米的岩滩30.25万千瓦混流式机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国外合作生产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三峡左岸70万千瓦混流式机组,随后在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提高,实现了三峡右岸机组的国产化,某些指标高于左岸进口机组。
核电设备方面,20世纪80年代,自主研制的秦山一期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于1981年成功投入运行,通过秦山二期及二期扩建、巴基斯坦恰希玛工程等核电项目的建设,掌握了核电关键技术和装备制造的经验。“十一五”以来建设的一批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设备,综合国产化率达75%以上,其中核岛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
输变电设备方面,建国前只能生产10千伏以下输变电设备,建国后发展很快,“十五”期间,研制成功西宁至兰州的750千伏超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其后,通过与国外合作生产三峡的输变电线装备,又掌握了技术水平更先进的500千伏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装备的制造。“十一五”开始攻关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中国首个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线已于2009年1月6日正式运行,国产化率达到90%,这个全球首个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的研制成功,把中国输变电产品技术提高到世界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