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以新中国成立的60年为起点,向前拉开更长的历史卷轴。从1882年开始,中国电力工业已经走过了127年历程。在历史的坐标上,这段历程被清晰地划分成两个阶段:旧中国的67年,电力工业步履蹒跚,新中国的60年,电力工业大步前进,快速发展,造就一段传奇。 新中国成立的60年中,中国电力工业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这些故事不仅展现电力工业自身的发展奇迹,更成为新中国60年非凡巨变的一个缩影。
烟台龙口火电厂外景。
2006年12月12日,宁夏银川东75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
2009年1月6日,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1981年,平武输变电工程投运。图为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员工在平武线所经汉江中山口大跨越铁塔上进行检修。
上世纪80年代,电视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1962年6月24日,周恩来总理视察丰满发电厂。
内蒙古辉腾锡勒风力发电场。
1949年10月1日, 17岁的士兵杨玉增作为开国大典阅兵式中的一员,雄赳赳地在天安门前走过。在他的记忆里,秋天的北京,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天安门城楼上的灯光突然照亮,一串红橙色的灯下面,巨大的探照灯光射向全场,人们手里举的纸灯、纱灯也都点亮了,广场上灯光闪闪,好像阵阵波浪。
其实直到这一年的6月,跟随部队进驻天津塘沽区的杨玉增,才第一次见到电灯。回忆起60年前的一幕, 杨玉增还是忍俊不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没见过电灯,到了塘沽后见到了这玩意儿,很好奇,就去戳弄它,结果一不小心触电了,把我吓了一大跳。”
根据记载,在60年前的1949年,全国的发电量按人均计算,一年的生活用电不足一千瓦时。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电灯的主人
虽然参加了开国大典,但杨玉增并不知道,在开国大典上负责升旗装置的总工程师是一个叫林志远的电力工程师。1949年,电动升旗是当时中国人几乎不知道的一项技术。只有个别人从外国画报上见过。按照开国大典的要求,升旗仪式和奏国歌必须同步进行,工程师们在天安门城楼西南角安装了电钮,电线从这里钻进天安门城楼前的马路,然后架高一直延伸到旗杆处。大理石基座里装有总开关,还有土造的计时器,以此来控制升旗的时间和速度。
开国大典总指挥聂荣臻详细询问了电源保证工作,在冀北电力公司北平分公司工作的徐博文,对北平的电力供应情况非常了解。他向聂荣臻汇报说:“我们采取了双电源的供电,没有问题。”徐博文多年与电打交道,十分有把握。“如果双电源同时故障,怎么办?”聂荣臻又问了一句。徐博文一时语塞。聂荣臻说:“我们一定要考虑周到,有备无患,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徐博文的语塞并不让人意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只有6475千米,变电容量346万千伏安,其中110千伏340千米、7万千伏安,154千伏832千米、50万千伏安,220千伏765千米、33万千伏安。部分城市和广大农村仍然尚未通电,中国的电力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中艰难起步。
由于经历长期的军阀割据和战争创伤,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仍没有统一的电压标准,一度出现22千伏到154千伏各个电压等级“混战”的局面。直到1959年,为改变电压庞杂无序的状况,国家颁布电力系统的统一标准《额定电压》,自此,我国电力系统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标准。
资料显示,至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我国成型的电网仅有两个:东北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154千伏、220千伏超高压电网,网内发电设备容量64.6万千瓦;京津唐地区形成了77千伏电网,发电设备容量25.9万千瓦。
灯光对新中国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和稀缺。1950年2月,燃料工业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电业会议,正式通过决议案,确定1950年的基本方针与任务是“保证安全发供电,并准备有重点地建设两三年内工业生产所需的电源设备”。
当这段往事成为历史,我们才能发现,百余年的中国电业发展史,以新中国的成立为一个重大转折点。对比中国电力工业诞生的1882年,第一盏电灯在上海黄浦江畔点亮时,上海道台为这种不可思议的光源忧心忡忡,他声称“电灯有患”,潜藏着焚屋伤人而无法救援的危险,下令禁止全体上海人使用电灯,并正式照会英国领事馆,希望外国侨民也停止使用这种危险的玩具。
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在《都市照明体系的历史解读》里写道,这是乡村社会权力代表的一次无力的抗争。他要捍卫数千年的帝国乡村经验。而感官对光明的渴望一旦获得解放,就变得势不可当。似乎没有人理会道台先生的劝谕,到了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上海电灯数量已经多达88201盏,遍及主要的商业街道和租界居民住宅。电灯彻底打开了通往夜生活的道路。道台早已化为尘土,而他的子孙们则成了电灯的主人。
生活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们,大都记得一幅叫《合作社里装电灯》的宣传画。新中国发展对电力的迫切需要和推动,使电力工业得以举步发展。
电力的速度
曾在“和平”号空间站上执行航天摄影任务的美国宇航员杰瑞,在其所著《太空漂流记》中描述,从太空中遥望地球,光亮度强而集中的城市、岛屿、居住点十分显眼,人类文明的形状被一圈灯光很好地勾勒出来。
煤油灯下的中国,是60年前的记忆。
从1953年开始中国编制并执行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中为电力工业规定的指标为:1957年发电量为159亿千瓦时,5年内新增发电容量205万千瓦。为完成这个指标,在电力建设方面作了相应安排,限额以上建设工程共107个,其中电厂92个(含火电76个,水电16个),设计发电容量376万千瓦,加上限额以下的建设工程,全部设计发电容量为406万千瓦。5年内要求建成投产电厂54个,发电容量174万千瓦,加上限额以下的工程,共增加发电容量205万千瓦。
1954年,新中国发行的特8经济建设邮票中的东北自动化发电厂,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其装机容量也仅为28.85万千瓦,但它的建成对满足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发挥了作用。同年1月27日,新中国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全长370千米,共有铁塔900多基,将东北松花江上充足的电力输送到东北南部,为此国家发行特12邮票一枚作为纪念。这枚名字叫做《新建二十二万伏超高压送电线路(一九五四)》的邮票,在深蓝色的背景上,描绘了中国东北原野上的220千伏输电线路铁塔。
这条松东李线路的建成投运,将丰满水电站强大的电力输送到沈阳、鞍山、抚顺、本溪等工业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国家“一五”计划的全面完成。
原电力工业部部长史大桢1958年时还在辽宁发电厂任电气分场工程师,此时的辽宁发电厂还在运行5万千瓦的发电机。史大桢回忆,东北电网是中国最早的电网之一,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500千伏输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