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题目 | 单位 | 申报人 | 获奖等级 | |
1 | 肿瘤细胞表面聚糖的原位电化学检测 | 南京大学 | 鞠煌先、丁霖、程伟、雷建平 | 一等奖 |
2 | 生物标记物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及其相关试剂盒的研制 | 清华大学化学系、 北京东雅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林金明、应希堂、王栩、肖勤、张倩云、林珍 | 一等奖 |
3 | 基于微纳结构的小分子生理活性物质分析新方法研究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毛兰群、于萍、林雨青、苏磊、江迎 | 一等奖 |
4 | 基于生物靶分子识别的天然抗肿瘤分子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唐亚林、向俊锋、周秋菊、 杨千帆、李林、李骞、张虹、 张秀凤、金雪 | 一等奖 |
5 | 几种荧光量子点的制备、修饰及生物检测方法研究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樊春海、汪联辉、黄庆、何耀、宋世平 | 一等奖 |
6 | 大直径钢管超声/涡流联合探伤方法 | 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 | 范弘、贾慧明、张建卫、 岳东平、童凯、刘涛、杜建生、徐磊、姚君、马国华、张克 | 一等奖 |
7 | 血清氢化可的松含量测定的国际比对研究及其参考系统的建立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 | 戴新华、方向、杨梦瑞、 李红梅、何雅娟、江游 | 二等奖 |
8 | 免疫纳米催化共振散射光谱分析 | 广西师范大学 | 蒋治良、温桂清、梁爱惠、 廖献就、张声森、黄文鑫、 王素梅、韦丽丽 | 二等奖 |
9 | 新型分子探针设计与应用 | 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 杨荣华、王昊、金建余、崔仁发 | 二等奖 |
10 | 食品中二噁英的快速、超痕量分析方法研究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 | 王大宁、李翔、李礼、刘汉霞、许秀丽、刘彩虹、丁罡斗、 王正方、孙毅之、仲维科、 陈彦长 | 二等奖 |
11 | 奥运食品中五种兴奋剂检测方法研究 |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 刘清、刘清珺、夏敏、王欣欣 | 二等奖 |
12 |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预警饮用水源POPs致癌毒性风险 |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 程树培、吴兵、张徐祥、 崔益斌、赵大勇、张宴、 李维新、顾继东 | 二等奖 |
13 |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无机功能纳米结构构筑和原位表征 | 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 李彦、丁磊、褚海斌、孙昊 | 二等奖 |
14 | 浓缩苹果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国内与国际测量能力的建立与互认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 | 李红梅、汤桦、陈大舟、 张庆合、徐锐锋、何亚娟、 黄挺、李秀琴、吴雪 | 二等奖 |
15 | 超灵敏微量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大分子的构象变化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丁延伟、张广照 | 二等奖 |
16 | 微型多功能除盐装置的研制及其在生物质谱分析蛋白质中的应用 | 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 刘虎威、周宇、庞楠楠、周志贵 | 三等奖 |
17 | 组合分离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王晓、时新刚、刘建华、 耿岩玲、王岱杰、王磊、 张立金、段文娟、李福伟、 周延生、王兴民 | 三等奖 |
18 | 单细胞DNA检验及MiniSTR技术研究 |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 胡兰、刘冰、李彩霞、严红、 季安全、张大安、徐秀兰、 刘开会、李万水、孙辉、涂政、张健、郭红玲、刘志芳、陈松、周毅 | 三等奖 |
19 | 新型寡核苷酸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核酸和核酸酶检测中的应用 | 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 赵美萍、宋晨、李晓敏、 李元宗 | 三等奖 |
20 | 人体生物样本尿液中常见毒品检测标准方法研究 |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 刘耀、朱军、于忠山、赵敬真、崔巍、卓先义、南楠、陈华、 吴侔天、徐友宣 | 三等奖 |
21 | 敌鼠及其系列类似物的检测技术 |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海洋学院 、慈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金米聪、陈晓红、朱岩、 任一平、许国章、徐小民、 蔡美强、欧阳小琨、施家威、 颜金良、马建明 | 三等奖 |
22 | 锰矿石检验及有害元素检测技术研究 | 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蒋晓光、林忠、王艳君、 胡晓静、李卫刚、周川、 马丽娜、郑江、仲吉伟、穆彪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