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这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年代: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好似一面镜子,清晰折射出企业、产业“姿态万千”的生存图景和亦实亦虚般的发展之路。
发电设备行业也恰在这面镜子前独自审视:时光倒转至2004年前,驰骋在发电设备行业的东方电气集团(以下简称“东方电气”)、上海电气集团(以下简称“上海电气”)、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以下简称“哈电”)——三大动力集团的“动力源”似乎并不那么充足,企业经营困难重重。但在此后的四五年间,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电力短缺碰撞产生的巨大火花却为发电设备制造市场营造了一条“超速”发展的康庄大道,在抢占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三大动力集团还屡屡斩获海外大单。
然而,在经历了四年以上史无前例的高速度、高水平发展之后,在此轮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发展节奏趋于放缓,一些在“超常规”发展下产生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未来,在国内电力设备市场容量瓶颈尽显、国外市场贸易摩擦日渐升级之时,三大动力集团何以保持不竭动力,成为一个严峻且值得深思的课题。
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还需要多少发电设备?需要什么样的发电设备?如果你这样反问,恐怕最精准的预测者也难以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
不过即便如此,眼前仍可以看到的是我国发电设备市场较此之前所呈现的繁华景象,以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电——三大动力集团为主的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在具备生产30万千瓦、60万千瓦、10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能力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为集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为一体的产业格局。
中国,已成为世界发电设备市场的中心所在、众多跨国发电设备制造商的“兵家必争之地”,但与此同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早前业界对于中国发电设备市场将“退烧”的预言也开始旧曲新谈,如何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谋求新一轮发展的着眼点,或将成为我国发电制造业,特别是三大动力集团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拐点再现?
自去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中国的实体经济经历了巨大考验,发电设备制造业也同样饱受排产难、订单减少、合同执行风险加大等诸多因素的困扰。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电设备中心发布的2009年上半年发电设备生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电设备生产完成5276.83万千瓦,同比下降了15.1%,其中占据电力工业大半壁“江山”的火电机组完成3808.78万千瓦,同比下降了20.7%,水电机组同比下降15.7%。
虽然与发电设备制造业景气程度密相关的“发电量”及“用电量”两项数据在今年6月一举终结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8个月的负增长局面,双双实现“由负转正”的跨越,但我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仍呈现出较大降幅。今年1~9月,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352小时,同比下降了283小时,其中,水电2671小时,降低180小时;火电3515小时,降低284小时。
“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宏观经济减速,下游电力需求萎缩,加之我国优化电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政策的双重因素叠加所导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电设备中心处长马桂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更大的变化还体现在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对传统能源设备生产的微妙变化上。以东方电气为例,去年东方电气新增的700亿元订单中,火电所占比率首次由以往的70%以上大幅下降为45.1%,而按照东方电气于8月27日公布的2009年度中期报告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该比率再次“缩水”,降至31%。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在国家新能源政策、电力装机结构调整等因素的作用下,传统火电设备拐点已现,国内市场将由昔日的井喷转为平稳、理性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将逐步缩小。虽然目前主要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并不缺乏在手订单,但未来两至三年公司在此方面的成长性或将不断削弱。
尽管造成这种情况多少有些金融危机“泼凉水”的因素,但采访中多数专家认为,节能环保国策、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的要求以及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在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隐疾才是其中更为主要的原因。
近年来,在国际和我国经济环境总体有利形势推动下,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刷新纪录,2008年仅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就达到9051万千瓦。资料显示,1981~2000年,我国电力弹性年平均系数为0.8,“十五”期间平均系数为1.33,2006年为1.22,2007年为1.30。有关专家指出,随着我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将逐步降低到1或1以下,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弹性年均系数为1.16。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分析指出,从历史数据看,电力和经济发展速度并不一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在1~1.03之间属于基本供需平衡,而受前期快速投资的影响,2010~2012年的电力供给将相对过剩。
显然,今后几年中“相对过剩”将在无形中拖累发电设备制造业,又或许,这种拖累已经提前来临:自2005年开始,我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就开始逐年下降,2005年同比下降30小时,2006年同比下降225小时;2007年又比上年下降178小时,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该数字更一度“攀升”至337小时。据此数据,分析人士认为,鉴于这种情况,我国电源建设步伐或将有所放缓,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及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国家对于新上电源的审批将愈加谨慎。
与此同时,记者获悉目前正在制定的“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将进一步提高减排量。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对于火电政策在短期内不会放宽,加之倘若此前由高煤价导致火电厂亏损运营的状态持续,终将抑制发电集团新机组投运积极性及相关省份的火电投资计划。对于身处“风暴眼”的三大动力集团而言,专家指出,此后国内发电设备市场竞争将进入白热化状态,“火电市场应该不似以前那么好做了。”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以“发电设备需求火爆局面或难以持久”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同,他同时提示企业应从两个市场的思路规划企业的长远发展,“一方面要力求以国内外大协作的办法增加产量,对本企业内加工能力的扩张谨慎行事;另一方面应适应节能、环保的要求,加强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提高对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
奋进新能源
伴随能源价格的高企时代的来临,新能源概念成为了在金融危机下众多产业“取暖”的首选。在应对国内火电市场萎缩困境的同时,三大动力也纷纷加入新能源大军,并凭借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将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锁定新能源设备制造。
在此方面,三大动力亦“各有千秋”。上海电气早在今年第一季度向外界表示,公司将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核电和风电产业方面的投入,并在此后计划以非公开发售不超过7亿股A股,集资50亿元人民币用以布局新能源业务的产能扩建项目,预计今年核电业务将翻番,风电业务取得70%以上的增长。为了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上海电气在技术方面也颇下一番苦工,除了与美国西屋公司合作实现AP1000技术的转让,抢占第三代核电核岛设备技术高位优势之外,其临港二期扩能项目的正式启动也持续助力了上海电气在核电领域的高速发展。在风电方面,随着临港600台套的风电基地的建成投产,预计到2011年产能有望突破1000台,进一步扩大其在风电设备领域的市场份额。
同上海电气一样,东方电气也力图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提速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公司先后将两次增发筹集的资金用于公司核电、风电设备项目的建设。在此前由商务部、工信部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温枢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去年以来,东方电气就开始不断调整投资方向,积极促进新能源产业格局的尽快形成。“在确定核电发展战略的同时,东方电气也积极布局风电领域。”并以此为方向,“使天津、广州、武汉的基地围绕着新的产业布局来进行”。根据此前公司发布的中期报表显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核电、风电业务将成为东方电气重要的利润贡献来源。而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在新能源领域的“高调”进军,也引发了投资者对于哈电整体上市融资用以发展新能源的强烈呼声。